百位专家、13场报告,共论产教融合 | 工信行指委第三届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 年 11 月 9 日,工信行指委第三届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南京未来网络小镇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成功召开。
众所周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ICT产业的成就,离不开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投入。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高校作为主要的人才提供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召开第三届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共同承办。
一百多名高职院校领导,计算机、电子、通信类专业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特邀了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算机专职委主任委员武马群、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刘克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顾翀、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CDN团队总监魏亮五位嘉宾进行了开幕致辞。
开幕式致辞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行业趋势解读、人才需求分析,围绕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个主题,将对职业教育ICT专业人才培养变革,ICT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等议题开展深入的研讨。
武马群主任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刘克勇处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田敏校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顾翀社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魏亮总监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开幕式由工信行指委电子专指委主任委员张旭翔主持。随后,论坛正式进入嘉宾演讲环节。
有13位嘉宾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更多干货将陆续与大家见面。
武马群主任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工信行指委副主任委员、计算机专职委主任委员武马群主任为我们带来报告:《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武马群指出,职教20条可以从“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这个角度进行理解。入学端通过专业目录引导学校专业办学方向;毕业端有实习标准、毕业生质量标准等把控效果。中间的人才培养过程放开实施1+X证书制度,多元参与,用一系列的标准进行规范。报告对产教融合和职教20条,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和破题,并且向与会者指出了国家治理框架,是职教下一个春天可能的主要发力点。
姜敏敏副教授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专业负责人姜敏敏副教授为我们带来报告:《混合式教学助力构建互动互促课堂生态》。报告内容,主要围绕着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展开。姜敏敏认为,混合式课堂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的线上空间、线下空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设计。其中,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进行转移,在训练他们其他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能力。
曾斌总经理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总经理曾斌为我们带来报告:《产教融合,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出版服务体系建设》。曾斌指出,出版社的教材更新非常重视采取产教融合案例,体现产教融合的特点。出版社的工作,不应该止于将教材输送到学校,还要做大量工作支持学校用好教材。报告重点介绍了包括学校、企业、出版社的1+1+1模式:学校老师把握教学规律进行系列规划,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版社熟悉院校市场,一体化运营快速实现院校项目的落地;企业的技术、案例、需求都非常明确,可以提供前沿技术、实践案例、岗位要求等内容。
魏亮总监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团队总监魏亮为我们带来报告:《未来网络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魏亮指出,新一轮的网络变革,要求发展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相结合的生产型网络,它对网络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网络需具有差异化的服务能力。研究院牵头建设覆盖40个城市100多个边缘网络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充分利用其在科研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服务支撑网络通信产业人才培养,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项目实训、师资培训、教材编著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赵阔主任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教研室主任赵阔为我们带来报告:《“三教”改革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经验分享——三融三驱三自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他先是指出了目前在线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课程资源利用率较低,课程使用效果不佳和课程更新率较低。随后,赵阔分享了从课程设计、混合教学、课程更新三个方面的许多创新举措,让人耳目一新。
胡江院副总经理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科大讯飞高教业务胡江院副总经理胡江院为我们带来报告:《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发展及产教融合案例分享》。他的演讲非常风趣,先抛出一个对人工智能概念的常识性解释:“人工智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然后对科大讯飞的多款语音软硬件产品,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产教融合,胡江院认为,以产业岗位为导向,高职院校适合开发、实施、运维这几大岗位。
刘江副教授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刘江为我们带来报告:《高校SDN课程的教学经验与展望》。刘江认为,SDN在教学-教学效果两方面都颇具价值。在市场需求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该项技能作为招聘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上,SDN是很多技术的敲门砖,还能通过有趣的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在报告中,刘江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案例,特别是在“开放性教学模式”和“知识+考试”的单一模式间进行了对比,对SDN的教学价值做了十分有说服力的说明。
邓文达教授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邓文达教授为我们带来报告:《人工智能背景下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转型》。报告中,邓文达详细介绍了该校计算机专业进行的艰难转型历程。在该校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转型成为一个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发的专业过程中,建设了ARM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学示范基地,谷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李东超总监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传智播客全栈学科创建人及负责人李东超总监为我们带来报告:《全栈思维培养方案》。李东超指出,他更多的从技术而不是政策的角度,看待人才培养。对于全栈工程师的培养,他认为有三个要素,核心知识点、项目、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学生达成这三大要素,传智博客为每个学科建立了自己的项目库,同时围绕课程建立研究院,每个月形成三到四个解决方案,添加到课程里面,保证这个学员学习全面性。
黄君羡副院长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黄君羡副院长为我们带来报告:《5G与WiFi6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黄君羡认为,人才培养有四个纬度,知识、技能、业务、素养。为了满足四个维度的需求,该校集合了厂商和服务商的许多内容。厂商提供技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认证,服务商提供比较标准化的业务实施流程以及比较成熟的项目案例,通过捆绑企业导师工作室、课程研发中心,在学校里面进行协同。在精准化育人的情况下,基本上做到七八成以上的对口率,为与会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案。
闫建刚总监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华为中国企业培训与认证部校企合作总监闫建刚为我们带来报告:《汇聚校企优质资源,共生共长共育ICT人才》。他在报告中提到学校普遍存在的几类困难,比如课程、老师、标准、教材、实训以及就业等等。然后从华为的实践出发,讲述华为如何在与院校合作中打通链条,帮助高校更好建设专业。例如在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中,每年深职院将十几名老师送到华为实训,与华为进行沟通与课程匹配、岗位匹配,最终学校结合华为认证的课程形成了一大批教材和一大批高水平老师,获得国家教育改革特等奖。
杨阳副主任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天津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技术系副主任杨阳为我们带来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国际化发展之路》。报告中系统讲述了其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特别是通过对接国际先进标准,重新规划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例如,在课程标准方面,该校通过研究国赛和世赛技术指导文件,与资格认证体系进行对接和拆分,重新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提高了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水平。
余云峰总经理在会议上进行报告
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云峰为我们带来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他的报告,主要围绕着产业学院的建设展开。余云峰指出,没有产业背景学院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人才培养最终目标还是高质量就业。目前,产业学院提出了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方面,产业学院的X证书在初级和中级领域和专业教学标准有着100%的融合度。
会议的最后,工信行指委副主任委员、计算机专职委主任委员武马群主任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指出,职教20条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总的纲领,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类型,其类型特征是社会广泛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道路,支持职业教育更好履行它的使命,从而实现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至此,第三届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