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启动
由紫金山实验室、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采用作品赛的形式,以未来网络技术应用创新为主题,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展开。即日起,报名正式开启,欢迎高校师生踊跃报名。
互联网已经在消费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进入到面向实体经济的下半场。未来网络已成为国家前瞻谋划的未来产业,赋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未来之光——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旨在拥抱网络通信技术变革,推动高校学生网络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未来网络技术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助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同时有证书奖金、推荐实习等相关激励福利。现将本次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大赛主题
大赛以未来网络技术应用创新为主题,参赛作品可以围绕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可编程网络、网络安全、网络人工智能、5G/6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未来网络细分方向展开。
参赛对象
大赛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不少于2名,不多于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为参赛单位。每支团队可有1名指导老师。
团队所有成员在报名时按对参赛作品的贡献度自行排序。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高校组建团队。学生报名时,以所具有的在校学籍为准,已毕业的学生不具备参赛资格,学生所在学校或学院负责报名学生参赛资格的真实性。
作品评审
大赛形式为作品赛,参赛团队根据大赛主题自主进行作品选题和研究实现。作品要求涉及未来网络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部署等,或将相关技术用于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关注的应用热点或难点问题,鼓励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作品选题。
根据初赛成绩分组遴选初赛晋级名单,分组晋级名额根据参赛队伍分组(纯本科生组/含研究生组)规模按比例进行分配。所有进入决赛的队伍有资格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根据决赛的成绩排名确定。具体作品形式及其评审方式如下:
赛程安排
本次赛程分为应征报名、线上初赛、现场决赛、颁奖阶段。
1、应征报名(2022年5月20日前)。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组织若干参赛队,每队2-6名学生队员及一名指导老师,填写报名表(见附件1)并加盖学校/学院印章扫描发送至组委会工作人员邮箱。
2、初赛阶段(2022年6月30日前)。初赛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各参赛队通过组委会发布的作品要求设计对应的应用方案,并于6月30日前,以技术文档和仿真或视频演示的形式网上提交,由大赛专家组评委确定进入决赛阶段的参赛队。初赛的成绩不带入决赛。
3、决赛阶段(暂定2022年8月)。决赛在南京紫金山科技城举行,采用现场角逐方式,各参赛队需发挥创新能力,自主设计未来网络方向创新应用,提供系统原型,现场进行演示和答辩,大赛专家组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评比,决出奖项。
4、现场颁奖(暂定2022年8月)。在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闭幕式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奖项设置
大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所有参赛队伍都可获得组委会出具的参赛证明,所有参加决赛的队伍根据所获奖项发放对应奖金,获奖队伍可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和奖杯,优秀获奖队伍可经组委会推荐至行业头部知名企业实习。奖项设置安排如下:
参赛须知
1、本次大赛不对参赛选手收取任何费用。参加决赛队伍的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2、凡报名参赛者,即视为已充分了解大赛规则及条款,且愿意完全遵守各项规定。
3、参赛选手不得违反大赛规定,所提交的相关材料不得存在抄袭、盗用等不法现象,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或追回奖金。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情况的一切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4、参赛选手完全本着自愿原则参加本次比赛,如对大赛有异议,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沟通或选择退出比赛,但无权要求更改比赛规程或赔偿因参赛所发生的任何费用。
5、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正常进行的,主办方有权对赛程作相应调整或终止比赛。
6、 大赛组委会保留对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
报名咨询
参赛队伍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参赛队伍填写纸质报名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链接下载附件)并加盖学院或学校印章扫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chenmingrong@fnii.cn,并将原件邮寄至联系人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12号悠谷2号楼1509室。
报名咨询电话:陈老师, 13770307243。